爱动体育讯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春天,全省高三、初三学生终于迎来了开学季,疫情防控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势及学校人员聚集的特点,我们不能放松、不能大意,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快乐、良好的开学环境,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特别对全省广大返校学生及家长提出8个注意事项。
开学前家长和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家长要提醒学生坚持每日上学前自测体温,体温超过37.3℃时不得到校上课,并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广大家长要为了学生健康、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请务必顾全大局,配合学校形成合力。
3月7日以后从省外返琼的学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凡3月7日以后从湖北返琼或接触过确认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学生要接受核酸检测,提供核酸检测证明且结果呈阴性方可返校。从湖北以外省份返琼的学生返琼时间不满14天原则上不准返校上课。
学生进校门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生要佩戴口罩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在校门外排队依次进校门,排队期间人与人的间距不少于1米,进校门后必须接受体温测试,体温合格后方可进入学校,体温不合格者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一步处理。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到校后务必服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按照防疫要求在教室佩戴口罩,减少聚集性活动,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做好手卫生。在学校食堂用餐时,要做到一人一具,不食用凉菜,并按照学校统一要求遵守用餐秩序,错峰分时用餐,做到垃圾分类投放。
学生在校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务必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各学校都配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请学生和家长不必恐慌,学校会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妥善、有效处理。
学生上下学路上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上下学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上下学途中应及时到校或回家,避免途中停留购物、用餐、玩耍等行为。
校外寄宿学生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
避免自行校外寄宿,要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校外寄宿。校外寄宿期间每天自测体温并做好记录,体温超过37.3℃时不得到校上课,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和家长,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注意合理饮食,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身体健康。放学后按时返回寄宿地点,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与家长每天保持联系。
校内住宿学生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
每天自测体温并做好记录,体温超过37.3℃时不得到校上课,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和家长,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在校内住宿期间,禁止宿舍间互相“串门”,避免聚集性活动。
随着气温回升,汛期即将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近日,省教育厅再次发声,要求各地各校把防范学生溺水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呼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健康安全。
省教育厅:各校要把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抓紧抓实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副省长王路等省领导多次对此作出指示批示和部署安排。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由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实地调研、分析研究海南学生溺水事故的特点及规律,研究制定防范学生溺水的有效措施,通过早部署、多强调、勤督查,坚决防范发生学生溺水事故。
与此同时,我省还通过出台相关文件、完善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机制、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建设应急演练基地进行体验式防溺水综合演练等方式,多措并举为防范学生溺水工作不断“加码”,取得预期成效。据统计,2019年,海南中小学生溺亡人数比上年下降28.6%。
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政府要将防止学生溺水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式防范工作体系,确保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得到有效防控。
各市县教育局、各学校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带队检查、亲自抓好落实,把防范学生溺水当作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来应对;要充分利用媒体平台、线上教学、“开学第一课”等载体,向教师、家长、学生广泛深入地宣传防溺水知识。
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对各地、各部门、各学校的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通报批评,对工作落实不力造成重大事故的单位,将厘清事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
同时,省教育厅提醒广大家长,比起溺水之后的亡羊补牢,从根本上杜绝溺水的隐患才是关键。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行踪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此外,带孩子下水时,家长除了给孩子准备好游泳圈和救生衣,更要时刻盯紧孩子,千万不可站在孩子伸手够不到的地方。平时在家,家长也要注意给家中的蓄水容器盖上盖子,让孩子远离盛了水的脸盆和水桶等。
省教育厅还向社会各界发出呼吁,如果发现有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私自在河边、水库、池塘等地戏水、玩耍,请一定要及时制止,并帮助他们及时联系监护人或学校,共同打造防范学生溺水的“救生圈”。
增强安全意识,杜绝溺水事故
面对溺水者,我们时常手足无措,所以掌握一定的施救技能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为大家整理一些溺水的施救、自救方法,请花5分钟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告诉孩子这样防溺水 ↓
(来源:综合海南省教育厅官网、海口日报、央视新闻 见习编辑:王露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