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赛事
爱动体  >>  其它赛事  >>  跑步骑行  >>  正文

【跑步】猝死案例频发 热爱跑马的亲应量力而行

发布时间:2015-12-07 17:26:02  |   来源:南国都市报  |   点击:4555



  海南爱动体育讯  5日上午的深圳马拉松如期开赛,但噩耗搅乱了不少参赛者的心绪。又一名年仅33岁的跑友在半马终点线前猝死,这已是今年国内马拉松赛事中的第四起猝死事故。


  跑步本是一件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好事,为何频频有人在跑马时发生意外?是跑友的安全意识太欠缺,还是国内马拉松赛事的组织的确不完善?

  最后5公里 是危险阶段

  5日上午10点40分,33岁的跑友姚某在距离半马终点线前400米时突然倒地,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心电监护提示:室颤。尽管医护人员除颤与心肺复苏的现场抢救很及时,但依然没留住这条年轻的生命。

  在为这样的悲剧扼腕的同时,很多跑步爱好者也困惑:怎样跑马才能避免这样的危险?

  专家认为,跑马悲剧的频发不能简单地归咎为个人体质问题。因为人体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心肌做功增加需氧量增加,此时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若缺血缺氧状态持续,则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那么普通跑友究竟怎样才能降低跑马时的危险呢?

  首先,不能盲目参赛,要做好一切准备。所谓的准备,不仅是充分的锻炼,还有对自身身体的充分了解。

  尽管如今跑马一份健康证明已必不可少,但有些隐藏得深的疾病很难通过普通的体检测出,在马拉松这样挑战极限的项目中,蚁穴可能会毁了大堤。

  其次,切忌逞强。对普通跑友来说,跑马最重要的不是跑多快,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当极点出现时,心跳和呼吸加快,一定要适当放慢速度,待身体恢复后再重新加速。

  日本科学家研究的数据表明,最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的是跑速每小时9-12公里,也就是全马3.5到4.5小时的“业余高手”,而52%的悲剧发生在最后10公里冲刺阶段。所以,如果这个危险阶段出现胸闷、心悸、头脑发晕、出冷汗、虚汗时,就是心脏不适的警报,应立即停止。


  “零死亡”纪录  别人怎么做到的

  2015年,全国的马拉松赛事多达56场,红火程度达历史之最。但从组织者的角度,国内马拉松的安全还远未达标,其中包括有几十年历史的知名品牌赛事。我们不妨来看看仅有9年历史的东京马拉松,是怎么做到“零死亡”纪录的。

  对CPR(心肺复苏)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充分配备与及时使用是东京马拉松的头号“秘诀”。因为现场配备了600多名医疗志愿者,随时能在2分钟内对有需要者实施急救。而体外除颤器,全程配备了66台。一部分还被安放在跟跑的自行车队上,保证4分钟的黄金时间内消除患者的心室颤动。因为除颤不及时,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渺茫。

  另外,在庞大的参赛队伍中,总有几十名特殊身份者。这些主要职责是急救医生的选手居然也根据不同配速混杂在庞大的人流中跟着跑,为的是一有意外即能随时救助。

  东京马拉松可能是全世界最难报名的马拉松。报名者这两年每次都超过30万,中签率仅为1/10。组委会认为,参赛人数过多会造成医护资源不堪重负,从而降低安全系数。(据钱江晚报)

  今年猝死的四人都很年轻

  1月的香港马拉松,一名24岁的香港科技大学学生首次参加10公里赛,在距离终点仅数百米晕倒,最终不治去世。

  10月25日的合肥马拉松,一名30岁的男子在临近终点时心脏骤停,经查此人以前从未参加过马拉松。

  11月15日上饶半程马拉松,一名选手冲过终点后摔倒,心跳骤停,经现场及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诊断判断是心源性猝死,年仅20岁。


  以下这些人不适合跑马:


  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者;

  近期内犯过心脏病者;

  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者;

  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病、心肌炎者,严重心律不齐者;

  糖尿病患者;

  服降压药血压仍超过180/110毫米汞柱者;

  过于肥胖者;

  年龄过大者。

网友评论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属 海南爱动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严禁任何媒体、网站、认证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转载。
联系方式:0898-32870893  邮箱:2636191431@qq.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琼ICP备20000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