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一中晨跑
爱动体育讯 近日,省政府印发《海南省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标到2020年,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得到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和监测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教体结合、充满活力的海南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每周不少于4节体育课,初中每周不少于3节体育课。普通高中保证体育必修课程的11个学分。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开设不少于72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二年级开设不少于72学时的体育选修课。高等学校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同时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选修课。
在一中担任体育老师的曾文忠向记者介绍:“我们学校利用课间25分钟集合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通过用跑操形式可以让班与班集体喊口号,让学生们宣泄平时的学习压力。在跑操期间,相应的音乐相伴融入其中,可以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
据了解,除了跑操运动以外,市一中还利用篮球场和足球场开展趣味游戏。既能让学生得到锻炼,也可以向学生普及篮、足球知识。“开展跑操大课间活动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的精神振奋起来,增强运动兴趣后,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其余的运动项目,学生的参与度才会更高。比方说篮、足球的趣味活动和竹竿舞等。”曾文忠说。
到2020年各学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
此外,要求全省学生运动会每年举办1届,开展跨区域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加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市县(区)的建设力度,推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坚持教体结合,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澄迈中学的体育陈继青老师向记者表示:“除了每周3节的体育课外,学校也相应的开展晨跑,每学期举行男子篮球赛、女子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更好的锻炼身体。同时,澄迈中学还组建了一个校园足球队,每天会组织学生训练一个小时,为校园联赛做好后备人才训练。”
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方案》提出,到2020年,各市县政府要全部配齐学校体育教师,学校的体育设施配备率、工作经费到位率、体育教师培训率、运动伤害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完成率要达到90%以上。保障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学校体育提供服务,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
把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方案要求,各市县政府、各学校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体育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初中毕业升学总分。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此外,学校体育测试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殊情况,体现人文关怀。
建立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监测制度,定期开展体育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每年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及时上报并纳入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同时在学校内部公布,并将每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向学生家长反馈。
(爱动体育综合报道 记者:文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