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爱动体育讯 到西班牙看一场巴萨比赛、去美国体验一下超级碗的疯狂、到法国体验法网公开赛、去温哥华跑一场马拉松……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中国游客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出境旅行选择,体育旅游也逐渐受到热捧。
一份来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显示,体育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增长率达到每年14%。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体育旅游的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体育旅游成新卖点
“洛杉矶看科比”获球迷热捧
南京日报旅行社和南京日报健身休闲新媒体平台趣动吧推出的“去洛杉矶看科比的NBA谢幕战”活动在朋友圈被“刷屏”。活动开始后没多久,南京球迷老李就通过微信给记者发了一张自己在湖人官网上购票的截图,他说:“早知道有这样的看球之旅,我就不用费劲抢票了,光是往返机票的钱,都不止你们这个体育游的报价。”
南京日报旅行社该产品负责人赵易对记者说,今年将推出一批体育旅游产品,包括去西班牙看西甲比赛、去英国看温网等,如果条件成熟,可能还会组织一次大满贯级别的马拉松参赛之旅。
由于增加了体育旅游这个卖点,来咨询的市民很多,大部分都是科比的球迷。赵易透露,产品推出后咨询的人很多,但到目前为止,报名的人数并不多,“刚开始推出这样的旅游产品,肯定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不少旅行社都推出了比较有特色的体育游产品,比如去英国看曼联比赛,去济州岛环岛徒步、法国骑单车体验环法等。这些产品多以体育旅游命名,但大多数只占旅游行程中的1—2天,其他内容与常规境外游线路设计、内容安排无异。
事实上,目前真正以参与或观赏体育活动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很少。国内一著名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坦言,除非是根据发烧友级别的客户定制的个性化体育游线路,其他以体育旅游为名设计的产品很难实现“体育全覆盖”,否则产品太小众,吸引力不足。
体育游不只是卖门票
除了看比赛还要有更多互动体验
目前,市场上的体育旅游大致分为三类:健身类、观战类、体验类。全球重大体育赛事的观赛旅游,如奥运会、世界杯、欧冠、NBA、网球四大满贯等属于观战类;参加境外马拉松、高尔夫、潜水等属于健身类;蹦极、滑雪等则被列为体验类。
杭州风云体育公司总经理朱绍共对记者说,对于一家体育旅游公司来说,掌握体育版权资源也很重要。
比如,如果一家体育旅游公司拥有NBA某球队开发旅游产品的版权,那可以为客户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张球票,游客不仅可以现场看比赛,还可以到内场观看球员热身,赛后在指定区域与球星合影等。
由于体育旅游门槛较高,不仅需要精通体育赛事的产品设计师,还要能拿到热门赛事的门票,因此掌握体育赛事资源的公司更容易开展体育旅游项目。
朱绍共说,像马拉松、冰雪等参与体验类旅游项目,还需要供给方在场地、装备器材、天气预测、行程安排等各方面做到精细、专业,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更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兼具旅游与体育两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国内这样的人才非常稀缺。
体育游发展还缺一把火
国人体育消费意识有待提高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全年出境游人次达1.2亿,继续稳坐最大出境游客来源国的宝座。但朱绍共认为,中国的体育旅游还没有真正火起来,除了专业体育旅游公司数量少,更重要的原因是国人的体育消费意识还有待提高。
朱绍共的公司曾推出过较为成功的境外体育游产品,但他总结后发现,国内体育旅游要想真正成气候还需时日。一方面,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花两三万元来场说走就走的体育游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比如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由于当地酒店、球票价格猛涨,人均观赛费用高达10万元,让不少球迷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国人的体育消费意识还有待培养,“首先要能做到在国内看中超比赛是自己花钱买票,那才有可能参与更高端的体育旅游。”
朱绍共曾在欧洲考察过体育旅游,一到欧冠比赛日,比赛地的酒店价格猛涨,门票涨个十几倍也是正常的,但消费人群依然很多,但在国内这样的消费群体比例还太小,小到很多公司无法在推出产品后进行精准营销。这样一来,能否从中获利甚至收支平衡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认为,体育旅游的市场前景很好,但真正火起来仍需时日。”朱绍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