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一步踏进春天里,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新举措、新方案。但是,别拿足球当“卫星”,也别踢歪了,每个省份、每所学校、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人而异是必须坚持的方针原则。
海南要想把校园足球踢得更远、更健康,必须要回答好4道基本考题。
张茂/摄
考题1:准备好场地师资了吗?
海南足球有着丰厚的土壤,足球英雄榜上写着海南的名字:1989年,17岁的万宁少年吴崇文入选国家少年队并担任队长,1993年代表广东队夺得全运会冠军;1971年出生的韦海英16岁时进入中国女足,是女足历史上最年轻的国脚,四次获得亚洲杯冠军、两次获得亚运会冠军和一次奥运会亚军……
眼下,发展全民足球,海南准备好了吗?
200米跑道围成的足球场,全部是水泥地面,“水泥地面太硬了,学校足球队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专业训练,尽管孩子们的热情很高。”海口市美兰区新埠中心小学体育老师、足球队教练韩毅声声叹息,几年前,因为学校足球队的孩子在水泥场地上摔断胳膊,之后学校足球队就再也没在校园练过了,即使是在校园足球联赛即将到来,也是在外面找场地。
这是我省当前中小学足球场现状的一个缩影:或者没有足球场,或者是所谓的足球场根本不能踢足球。
有足球场的中小学,谋求“升级换代”的思路也不合理。将天然草地“升级”为人工草地,是当前不少中小学发展校园足球的大方向。对此,海南中学初中部体育教师、足球队教练叶东提出,人工草地有很多塑料颗粒,不如天然草地对身体急停急转的缓冲,容易造成膝关节磨损。“学生多年在人工草地上训练足球,实际上会有一种积累性的磨损,还是天然草地最好。”
与校园足球场地不足、优质天然草地足球场稀缺的现状相比,足球师资的匮乏是海南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最大制约。
儋州市第五中学男子足球队教练林天贺是一名生物教师,“因为平时喜欢踢足球,所以在2014年12月学校成立足球队之后,我就开始带队。”林天贺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足球教练不专业,容易导致孩子们在初学足球的时候,不能够学习到正确的踢球动作,不能够掌握足球的科学运动习惯。
除了专业不对口,不少校园足球老师有着太多的尴尬身份:海南中学初中部体育教师、足球队教练叶东是一名代课教师,每个月的工资仅有1400元;海口市灵山中学足球队的4名教练组成员中,除了主教练林声广是正式编制教师,其他三人林志明、王安庆、郑隍全部是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2200元,其中郑隍已经参与带队将近6年。
27岁的林志明2008年6月毕业于灵山中学,同年凭借着足球专项进入海南师范大学就读。“2002年进入灵山中学就读初中的时候,我就加入了学校足球队,有着非常深的感情,所以大学毕业之后就回到了母校,参与到足球队的管理。”
探策:今年投2亿建标准足球场 吸纳运动员反哺校园足球
对于场地和师资的现状,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卢刚介绍,我省已经将全省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建设纳入了全面改薄的计划之中,今年投入两亿元用于建设足球场,未来还将逐年投入,新建和改善一批中小学的足球运动场。
“我省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小学多渠道吸收足球教师,努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争取3年内逐步落实每所校园足球定点学校至少有1名足球专业教师和一定数量的教练员和指导员。”卢刚说,同时我省积极探索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退役足球运动员和专业足球教练员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参与校园足球工作,承担校园足球课余训练、教练、裁判、赛事组织等工作。
考题2:足球如何踢开升学之门?
“希望明年可以凭借足球考入高中。”3月31日下午,儋州市第五中学女子足球队队长、初二(9)班女生符英美告诉记者,球队在3月份成立之后,每天下午5时30分训练到6时30分,“当前,我们准备在即将参加的足球赛上取得好名次。”
球队教练、学校体卫艺室副主任金日山介绍,学校女子足球队目前26名队员都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其中有六人之前是在学校田径队的,成立足球队时要求加入,有几个练习了一年多的中长跑,如今在足球队中的体能优势非常明显。
13岁的王鹏有着和符英美同样的升学梦想:之前足球队的队员小学毕业之后,就去了海南华侨中学、海口市第四中学,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足球优势升学。
作为海南省农垦第三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学校足球队队长,王鹏是2013年—2014年海口市校园足球联赛的最佳射手,一共进了8个球,是全队总进球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一个还是倒挂金钩进的。”王鹏非常自豪。
海南省农垦第三小学体育教师、学校足球队教练符若说,参加学校足球队的孩子都是因为他们个人喜欢踢足球。有了踢足球的兴趣,无论别人看起来训练多辛苦,但是他们还是很努力地坚持。“学校足球队一般要求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入队,但是每天训练的时候,一年级的孩子也在场边跟着踢球。”
和符英美、王鹏的想法一样,很多校园足球队的孩子们,希望通过踢足球,将来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
儋州市第五中学校长陈应庚说,在初中阶段,对学业基础相对薄弱的部分学子,通过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校园足球等学校体育活动,这样在初中毕业之际,可以通过足球升入较好的高中学校。
2006年2月,女子足球队在琼中中学组建。之后的数年间,这支足球队先后斩获多项荣誉,以“校园足球的姿态”闯入了人们的视野:曾经站在全国青少年女足比赛的第三名领奖台上,首批主力队员陈欣、王丽莉入选国家女子足球队中青集训队……2011年9月,根据体育招生政策,队员陈欣、王丽莉、王晓妮、高禹萱、陈巧翠、伍子璇进入海南师范大学。
“今年大学毕业后,非常愿意到省内中小学担任体育足球课老师,切实推动我省校园足球的发展。”王丽莉如是表达自己的心愿。
探策:适量增招足球特长生 疏通运动员持续培养渠道
海口市第四中学初中部体育教师、学校足球队教练吴多壮的亲身经历,让他觉得身心振奋。2009年9月学校组队时,他挨着全校所有的班级招队员,最后只招到12人。但是现在学生都是主动要求加入足球队,个中的变化就是因为足球队接连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甚至有的队员通过踢足球进入了海南中学高中部读书,“学生们看到了踢足球的奔头。”
省教育厅副厅长廖清林表示,今年的小升初、中招中,在特长生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优质初中学校足球特长生的招生人数要适量增加,从而给更多参与校园足球的优秀学生更多的上学机会。教育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有利于调动学校、学生、家长积极性的优秀足球运动员升学政策,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互衔接的升学政策体系,疏通校园足球运动员可持续培养渠道,保证有足球天赋和发展潜力的学生既能得到优质的文化教育,又能接受高水平的足球训练。
考题3:与其他运动如何齐头并进?
前不久,山东省传出为发展校园足球联赛,暂停大学生篮球和排球联赛的消息。之后,山东省教育厅很快表态这一消息是误读,但是,舆论对于学校体育“只盯着足球”的担忧,还是有增无减。对此,我省的态度很明确:不会“太偏心”,不会仅限于发展校园足球。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新定表示,足球是体育的一部分,校园足球是校园体育的一部分,以往我们忽略了足球甚至是体育的教育功能,现在只不过是希望足球能够作为一个试点项目先走一步,真正的目标还是要发展校园体育,如果把目光只盯在足球上,显然是狭隘的。
实际上,我省的校园体育项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多家学校都表示会进一步因人而异,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
2014年12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校园足球研训基地正式落户北师大万宁附中,北师大女子足球队专程来到万宁附中参加校园足球研训基地揭牌仪式。进入学校工作一年半的免费师范生钟策招,负责足球队的训练工作。
其实,鲜为人知的是,当天北师大万宁附中还成立了学校橄榄球队,1991年出生的吴家傲老师担任球队教练。“建队之后,我们就有了15名队员,我有信心发展更多的队员。”吴家傲告诉记者,尽管橄榄球在我国的运动基础相对薄弱,但是有信心在校园发展起来。
北师大万宁附中校长张东海认为,推动校园足球开展,和在校园开展橄榄球等体育运动并不矛盾,多种体育运动可以在校园中“和平共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为体育的宗旨就是让学生有“健全的体质、健康的心理”。
卢刚介绍,教育部曾经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体育、艺术2+1”,即每名学生要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在这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中,喜欢足球的学生就可以发展足球,另外也可以增加其他运动技能。”
在2014年海南省中学生运动会足球赛暨第二十一届中学生足球赛上,琼海市嘉积二中勇夺冠军,校长陈善飞告诉记者,尽管足球是学校的招牌,但是在校园里学校同样开展班级篮球赛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丰富多彩。
“姚明在NBA威风八面的时候,中小学生中打篮球的就特别多。现在国家推动校园足球发展,那么一定会促进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琼山第四小学校长云文龙表示,这样一来,校园体育一定会百花齐放,“学校的原则是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
探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不搞一刀切 坚决去功利化
卢刚说,海南发展校园足球一定要在观念上厘清,并且在实践中走出如下误区:首先,一所学校搞了校园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其他体育运动都不搞了,我们坚决不赞成这种做法,坚决不搞一刀切、大跃进,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其次,校园足球不是“竞技足球”,要做到去功利化,固然要组织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但是这些联赛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不是一味地比拼高低;第三,就是搞了校园足球之后就会影响学习,这是家长多虑了,其实孩子在课后,走上运动场,做一些适量的体育运动,会更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考题4:校园足球如何踢得更准?
目前,省教育厅通过与其他部门的联合调研,正在酝酿出台海南校园足球实施方案。就如何着眼长远推进校园足球,从一开始就做好顶层设计。
“校园足球一定要淡化结果,千万不能为了取得成绩做些出格的事。孩子参加比赛,学校、家长看重胜负,然后把这种观念强加给孩子,甚至为了赢球弄虚作假,受害的是孩子,更损害了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张新定说。
张新定认为,最近20多年间,全国范围内学生体质下滑,心肺功能等身体指标下降,加强体育锻炼已是刻不容缓。现在在全国范围推动校园足球,实际上是把足球作为一项运动,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同时作为一项集体项目,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肯定不是要求人人都去打世界杯,人人都要夺冠军。”
体育社会学者卢元镇认为,当前,整个中国体育制度面临大的变革,但最终衡量变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地方政府是否真正落实政策,是看若干年后我们青少年体质监测数据与现在相比是否提高,所以现在说是校园足球也好,全民足球也好,踢足球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一个有自信的成熟的民族,不会给一场体育比赛的胜负赋予更多关切。
省足协主席吕建海认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足球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无论是德国、西班牙等足球发达国家,还是韩国、日本,都是在制订了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各年龄段梯队建设,打造完备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才使得本国的足球人才不断涌现。
吕建海认为,发展校园足球一定要摒弃“锦标主义”和急功近利。“千万不能以打比赛和夺冠军为目的,不要和利益挂钩。以前我们吃过这方面的亏,结果就是少数足球传统学校越来越强,其他学校越来越弱,很多后来就不参与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足球的爱好,有的孩子是因为在电视上看球赛,有的孩子是受家长的兴趣而影响,也有孩子则是受同学的影响。“只有切身感受到足球的乐趣,他们才有可能把足球真正当作自己的爱好,也才能让他们的一生受益。”张新定说。
探策:顶层设计制度 打一场有耐心的“持久战”
廖清林说,正在酝酿出台的海南校园足球实施方案,将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设备、理顺管理体制、配齐足球教师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从而保障我省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体系。
足球之所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主要也是考虑到足球运动的基础性和示范性作用。因此,足球改革对整个体育事业市场化改革,都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所以必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发展校园足球是需要耐心的。”廖清林表示,校园足球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有“持久战”的准备。要让孩子们把足球踢起来,最起码要有更多的专项经费,有专业的足球老师,有更多的场地,有诸如学生运动伤害保险等机制保障,特别是兴趣的培养、氛围的养成。这其中,无论哪一项都要投入持之以恒的努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功。
(作者:郭景水)